2021 B型企業全球氣候高峰會 B Corp Global Climate Summit

B型企業全球氣候高峰會,氣候領袖和各領域企業主、高管不藏私分享,聚焦討論氣候正義、企業氣候風險與商機,給你第一手企業零碳實務經驗,一起邁向零碳、掌握永續商業模式。
B型企業全球氣候高峰會,氣候領袖和各領域企業主、高管不藏私分享,聚焦討論氣候正義、企業氣候風險與商機,給你第一手企業零碳實務經驗,一起邁向零碳、掌握永續商業模式。
為讓2019 Business for Good的同學更加認識台灣在地實踐「發揮社會及環境影響力」的影響力企業,本次帶領金獎得獎團隊同學在五天四夜中,走訪台灣東部五家企業。一起來看看三位同學的所見所聞、體驗感觸,及與創辦人或高階主管對話、討論後的獲得與反思。
喝水?還是擁有塑膠瓶呢?
透過認識消費者需求,運用科技從源頭解決減塑。 奉茶行動:最帥氣的喝水方式目前已串連七千個店家及六萬個消費者,用行動減少廢棄物的產生、避免污染流入海洋,更將消費者帶進環境友善店家。
綠電憑證一證難求?專家帶你直接認識售電業者!
許多企業認為轉用綠電的成本很高,但綠色和平的研究發現,轉用綠電不但不貴,更可能為企業省下一筆電費支出。企業轉用綠電,不僅推動臺灣經濟、增加企業國際競爭力,亦是能夠改變氣候環境的關鍵。
全球已經有3400+企業加入的、致力於運用商業力量發揮社會/環境影響力的「B型企業運動」,透過全面且嚴格的審查標準,訂定未來策略,已吸引如 Patagonia 、 BenandJerry’s 和 TOMS 等知名品牌加入。
長期深耕於塑膠產業、塑膠中心 組長沈忠義觀察,全球的永續發展與循環經濟商機 正在熱頭上,歐盟預計可以創造高達63兆新台幣的商機,中國在2015年的產值已達9.2兆新台幣,提供3000萬人就業機會,國際知名品牌如IKEA、Coca-Cola、P&G和NIKE等更立下實踐循環經濟的目標,由此可知,在減塑、減碳、減廢棄物上,在未來都有可觀的商機。
大愛感恩科技每年回收近2,000頓寶特瓶做成紡織品,總經理李鼎銘分享大愛自2008年成立以來,以環境教育為目標,已經帶領超過75萬人次重新思考減塑議題。近期與150多家業界夥伴合作,跨足紡織、塑膠、建築產業,打造綠色環保供應鏈,期望用共同的願景-愛,串聯員工、供應鏈與顧客。
商業影響力快評表(Quick Impact Assessment, QIA) 為申請B型企業認證之評估標準 – 商業影響力評估(B Impact Assessment, BIA)之濃縮中文版本,內含20個問題,協助企業快速評估「公司治理」、「員工照顧」、「環境友善」、「 供應鏈與社區發展」和「客戶影響力」等五大面向的表現,快速檢視企業的影響力強項,約20分鐘即可完成。
感謝台灣潛水贊助2019 Business for Good銀獎得獎團隊兩天一夜永續生態旅遊,帶領同學們認識恆春、認識永續旅遊、認識有正面影響力的商業模式。
在親身體體驗生態導覽、台灣潛水創辦人的商業模式分享、水肺潛水、淨灘及海廢分類後,第一次參加永續旅遊的企管系同學們對企業影響力、對永續職涯選擇有了不同的想像。
當環境風險成為企業必修課題、當環保訴求日益高漲,
B型企業運動如何推動企業走向環境共益與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