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for Good

參與見證

中小企業讓缺工危機變轉機、 升級回收,證明ESG就是一門好生意!

2024 年 5 月 3 日

中小企業讓缺工危機變轉機、 升級回收,證明ESG就是一門好生意!

2024 年 5月 3 日,政大信義書院於政大公企中心舉辦「 企業進化 Building Better Business 中小企業ESG國際論壇」,合作夥伴為B型企業協會及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有超過300位企業主及高管蒞臨現場。

企業進化 Building Better Business 中小企業ESG國際論壇
有超過300中小企業主、高管蒞臨企業進化中小企業ESG國際論壇。照片來源:B型企業協會

論壇首先由政治大學校長李蔡彥開幕致詞:「台灣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體系中扮演舉足輕重角色,做為許多國際大廠供應鏈的一環,在面對氣候變遷影響全球永續發展課題上若能積極參與,將能加速整體產業鏈邁向淨零、促進永續發展目標的達成。相對於大型企業,中小企業的資源調度相對侷限,大型企業對應永續ESG的策略方針與實施路徑,不一定適用於中小企業。有鑑於此,政大信義書院秉持著推動企業永續的核心價值,聚焦中小企業推動ESG的需求,藉由論壇幾位主講的B型企業領袖的現身說法,給予打算推動ESG的企業更多信心,即便是傳統產業,在缺工的時代下,透過ESG轉型,不只能找到人,更能找到「與企業願景相當的人」。在轉型過程中,藉由循環經濟的源頭設計、升級回收、再製等革新作為,也有助提升資源使用效率與產業加值,打造產業永續競爭力。」

B型企業協會創會理事長張大為接著致詞:「過去服務的公司是中華徵信所,是替企業打分數、作評比的,但只從財務上去打分數。現在工作者及投資者看重的ESG,是一個好的公司不僅要能夠賺錢,還能照顧到所有的利害關係人,且古有明訓「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這不是非常值得中小企業業主去學習丶去追求的目標嗎?在B型企業的標準上,企業的位置站得更高,眼光看得更遠!因此,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就不再是口號,整個人類的商業活動都秉持一個追求更好的世界理念。今天在場的各位企業主高管都是希望可將ESG落實,幫助吸引人才及優化營運效率!相信B型企業的實踐,就能讓各位成就計天下利,留萬世名,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個道就在今天的分享中,希望各位收穫滿滿!」

論壇上午場由劍橋大學賈吉商學院信義講座教授孟睿思(Christopher Marquis)開始,引言講題為「從永續的基礎到生生不息的抱負」。他表示,過去股東利益至上的資本主義已走到盡頭,現在企業必須要走向「與利害關係人共益的資本主義」(Benefits for all stakeholders capitalism),尋求對股東、環境、員工、社會的共同利益才能永續地發展。從他2009年起接觸B型企業起,就見證了為什麼B型企業嚴格且透明公開的評估及認證機制能為企業的營運與未來帶來根本的改變,並如何在全球一步步地帶來積極的影響!他更期許擁有913萬2千人就業人口的台灣中小企業主們,透過他的新書「企業進化:兼顧獲利、社會與環境永續的B型企業運動」及今天的論壇分享,進一步了解並真實行動起來,為自身企業、多方利害關係人尋求共益的價值,更有機會為股東贏得最終的利益。

接著是B型企業協會理事長陳昱築說明全球B型企業發展現況,2016年,台灣數家B型企業聯合發起成立B型企業協會(B Lab Taiwan)  之時,全球只有一千多家B型企業,現今則有超過8,500家的B型企業,包含上市櫃的B型企業。如台灣的王道銀行、光隆實業共有65家。這表示企業看重ESG第三方認證的價值。亞洲目前只有344家,其中台灣有超過50家,居亞洲之首。他更舉例全球B型企業的影響力從2019年在COP25上推動淨零排放(NetZero)的全球企業氣候倡議,目前與中小企業氣候中心、及科學基礎目標倡議(SBTi) 合作,希望帶領多達上千家響應企業將淨零行動落地。而B型企業美妝聯盟由全球美妝保養品牌的B型企業所共同協力的平台,於綠色供應鏈及永續包裝、物流等議題上彼此分享最佳實踐,以合作取代競爭,激發探索負責任的創新,共同努力為客戶、員工及社區創造共益。這說明B型企業是能帶動全球的商業活動朝向一個公平競爭、包容且生生不息的未來!

全球的中小企業展現ESG影響力

接下來,3個來自於英國、韓國及日本的B型企業創辦人及永續協理分享他們如何發揮ESG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