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世界好的商業模式-台灣東部影響力企業參訪心得


為讓2019 Business for Good的同學更加認識台灣在地實踐「發揮社會及環境影響力」的影響力企業,本次帶領金獎得獎團隊同學在五天四夜中,走訪台灣東部五家企業:

一起來看看三位同學的所見所聞、體驗感觸,及與創辦人或高階主管對話、討論後的獲得與反思:

(劉亞綸,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所)
最近有點紅的「10分鐘測你跟臺灣的距離」測驗,我的答案組合是屬於偏不樂觀的。的確我對世界的理解不是這麼樂觀,其實是受到社會學甲下科技與社會中關於「技術樂觀主義」的批判。認為我們如果對社會現況抱持著順水推舟、理所當然的角度來認識,可能會不小心略過很多問題,或者不小心造成很多問題。

社會不太美好,我們也意識到社會的不美好來自人的作為 / 不作為,包含商業活動、科技使用、與自然環境的切割、政治運作等等。包括我在內,很多人都希望能建立更美好的社會,減少不平等、歧視、環境破壞等等,而每個人也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努力著。從NGO、教育者到學術、大企業CSR,甚至新興的社會企業、B型企業等不同的型態與概念,似乎都可以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去往一個更好的社會努力著。

在我看來,社會企業、B型企業是一個突破商學典範的新概念/新型態。用線性規劃的語言來說,他們改變自己的目標,不以營利最大化為唯一目標,甚至不以營利為目標;為自己新增限制條件,不只是遵守法規限制,而是把對社會與環境好的標準提高,甚至以關懷社會、環境、員工等利害關係人為目標。對我來說這樣的概念是對鬆動企業典範的一個好切入點-從改變企業文化開始。

然而在我看來以商業模式作為改善社會的驅動力仍然不足,因為我還是不能樂觀地相信企業活動必然能與平等社會與乾淨環境共存。這是我給自己的課題,我的確不允許自己全然的樂觀,但我也需要去相信、去看見一些在資本主義結構下存在的 #能動性,去激發行動者的能動性,或是成為能動性。

而這次的參訪對我來說,除了去反思這個我原本認為「很不錯、是世界解藥」的一些商業模式(社會企業、B型企業、CSR),看見其中的問題之外,其實也要反思自己的不樂觀。去記得這些都是要為了讓社會更好在作事,與他們一啟用更好的方式是作事,而不是認為他們這樣做沒有用而放棄建立連結。

做得到的事 與 做不到的事 

一間大型傳統企業,尤其是高度仰賴開採自然資源、爭奪土地資源且高耗能的產業,要如何變得更有社會責任意識,降低對社會與環境的衝擊呢?臺灣水泥接待我們的高管跟我們說,台泥來了一位非常注重環境的董事長,下達的許多與環境保護相關的變革,使得上下員工都跟不上他的腳步。此外台泥也配合經濟部水泥產業東移計畫(港電泥合一運作的循環經濟)、參考日本豎井系統(減少水泥汽車運送的碳足跡)、開發碳捕捉與微藻養殖(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與增加再利用)等等技術,找到機會修正自己成為新的水泥業樣貌。在我看來企業由上而下的企業文化改變是其中一個非常有效的作法。但這也仰賴高階主管甚至董事長剛好是那位想做事的人、時機剛好的產業政策、以及非常具有資本規模的企業,才有可能一舉做成大規模的改變。

在七星潭與朝陽社區都有看到定置魚場在運作,那是被認為相對比較永續的一種漁法。定置魚場放置於近岸,其裝置類似多層陷阱,包含運動場網與兩個箱網,一方面引導魚隻進入魚網、一方面不會使魚隻進入陷阱後就造成傷亡。對於漁獲新鮮程度都有一定的優勢,且有避免捕撈瀕危魚種的彈性作法。而在朝陽社區我們也得知定置魚場的購置與維運成本之高(上看9-10位數),即便漁獲收益很可觀,一開始要進入這個行業也非一般人可及。

豆芳華是一間台東池上開立七年的餐廳,餐點包含許多利用當地黃豆製成的餐點。創辦人豆腐哥跟我們說明臺灣種植黃豆的狀況,包含臺灣黃豆的價格打不贏美國大規模粗放的豆。豆腐哥擁有一塊田,他想要復興在台灣種植黃豆的文化,並且採用永善農法。但他也跟我們提到,如果要拿鄉公所的相關補助,種植黃豆就必須達到政府要求的產量,這使得豆腐哥在產量要求與環境品質上無法達成權衡,也是他向我們訴苦的一點。這也是我認為很多想做事的人,會受到非常多來自社會、經濟、政治的限制而有很多無法做的事。

我相信旅途中每個人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同時我們也看見了有些人的成果像豎景系統與定置魚網一樣門檻很高,有些人的規模則相對小至一家餐廳。我認為成就沒有必要分大小或是誰比較偉大,每個人都是在自己的位置、資源、機緣之下去做他想做以及能做到的事情。同時看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可能受限於許多因素,必須要有一定的資源與機緣才有辦法做到特定的事情。雖然這部份聽起來是悲觀的,但也讓我看見了在不同位置做事的不同樣貌,不一定都是資源的多寡就主導事業的好壞。我們看見台泥高管也有其工作認同上的掙扎,我們也看見豆腐哥對於自己在做的事情雖然充滿挑戰與困難,但卻比做以前的工作有樂趣。

我是想做事的人,跟很多現在在做事的人一樣。有很多現有的事情可以做,也有很多還沒有人做過的事情等著去開創。我看見做得到的事與做不到的事之間,其實還有更多元的情境,不應該全然被社會結構限縮視角。當我們擁有資源與機緣,我們可以盡可能用它來做好事;當我們缺乏資源與機緣,我們可以先在自己的規模下做好事。

與社會、環境建立新關係

我自覺對企業與社會的關係的想像還是比較平板的,我認為企業活動是加深社會不平等、環境破壞的強大共犯之一。因此當我聽到企業可以同時賺錢又對社會好對環境好,其實我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會不會企業只是對這個社會好,但同時也加深了什麼問題(例如穩固企業文化,使得資本主義結構更穩定存在)。對我來說我需要嘗試在B型企業尋找答案:企業到底願意對社會多好?企業文化能多大程度地被改變?B型企業能撼動資本結構還是加深資本結構?

茶籽堂在朝陽社區與當地農友簽苦茶樹的契作,自己也有一塊實驗田。茶籽堂發現臺灣的苦茶油有90%是進口的,茶農平均年齡也高,擔心未來臺灣沒有茶樹。他們認為苦茶樹是需要在台灣復興的,也認為可以在復興苦茶樹的同時對社區好,因此除了在朝陽開始苦茶樹的復興之外,也推動社區營造與活化,讓臺灣看見朝陽的好。其中一個案例中茶籽堂的品牌經理Angela說道,向政府申請的社區營造或老屋再造計畫,需要有一定比例是在地經費,而茶籽堂也認為要地方籌出經費實在困難,因此就由茶籽堂出資使計畫能夠運作。這點讓我很感動的事,茶籽堂雖然品牌經營與銷售都有很好的成績,但仍然不是一間大規模公司,一百萬的支出對他們來說是多大的壓力與決定。這也讓我看見了企業能對社會好的程度的可能性,是有可能即便走在企業財務壓力邊緣,也要讓這件好事成真的。

台灣潛水定位自己為「潛水教育中心」,也在2018年獲得B型企業認證。台潛希望大眾用不傷害海洋的方式認識海洋、培養年輕人成為工作夥伴改變潛水產業環境,希望用自己擅長的事情做一些對地球好的事情,也希望透過商業行為解決社會問題。服務包含體驗潛水、潛水課程、潛具租用、旅宿。其中我們參加的是 #海洋守護者 體驗課程,從潛水前一天晚上的海洋守護者教案(介紹海洋環境的人為破壞、海洋保護行為的宣導)、當天早上的潛水教育訓練,到 #水肺潛水。在看似純粹娛樂的潛水活動前,台潛帶我們看見許多海洋環境美好與破壞的符號,讓我們一步步意識到這不只是一個休閒活動,更是一趟海洋教育的實作。而整趟課程都是由同樣1-2位教練帶領,並非環保的教案歸一個人、潛水的教練歸一個人。台潛把組織的每一個人以及消費者,都變成海洋守護者,除了讓我看到創辦人理念如何渲染整間企業的各個角落,也讓我看到社會責任不只是老闆、董事長的責任,也可以是讓員工、消費者一同分擔責任,這是我認為一個有趣的改變企業文化的案例。

我覺得重新找尋人類、企業、社會、環境的各式關係,是重新把破碎的社會維護起來的一步。我們對於商業模式仍然有狹隘的想像,但我認為想像力會持續地突破現有典範,就像B型企業與社會企業的突破一樣。我在茶籽堂的Angela與我們分享的最後丟出了一個張力很高的議題。我提出茶籽堂的產品仍然是高單價,雖然茶籽堂有與旅宿業合作使消費者不用購買就可以使用,但旅遊仍是較奢侈的消費習慣。那這樣的產品是不是經濟較不利的族群幾乎沒有接觸的管道?我不是認為要降價到每個人都負擔得起,我想丟出的討論是「商業跟階級議題到底怎麼產生連結」。我認為再多的企業社會責任、社會企業或B型企業,都無法直接面對與價格、通路連結的階級問題。我認為與企業談階級不平等不是無稽之談,因為我相信B型企業工作者都想對社會好,那不會是他反對的議題,因此希望我的提問能激起他們對不平等議題的檢視,看看能不能往更深層的企業反思前進。

想做事的人

我在根與芽社待了第五年、待過學生會永續部、待過農學院學生會、參加Business for Good競賽、在清瓢實習過。我覺得我是想做事的人,旅途中見到的人也都是想做事的人,而且也都做了很多事!我會擔心我之後去的位置是不是做不到什麼事,會不會因為在大企業而只能出賣靈魂為企業洗白?會不會因為在小企業而無法擴展影響力?會不會因為在NGO而需要在生活與理想之間拉扯?我相信這些擔心都不是空穴來風,也都是必要的(不喜歡被別人說想太多、做就對了之類的話)。也正因為開始擔心,才能慢慢描繪出自己想要的未來的圖像,甚至慢慢對自己心中對永續的認識產生不同的想像。

我們可能短時間難以擺脫現有限制(經濟、政治、社會束縛),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如何在這些限制條件內(維持生活財務所需、在當前國家與世界趨勢之下、滿足自己與重要他人期待),盡可能去做你喜歡、你覺得有意義的事情,可能是現在這的世代甚至往後的世代會面臨的職涯問題。

套用一個我最近學社會學的心得:社會學的認識論,就是社會學的倫理觀。當我們用新的角度認識這個世界,其實就可能會隨之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倫理觀。參加了非常多場B型企業相關的活動與講座後,我嘗試再次重新認識了B型企業,開始對B型企業懷疑、質問、批判,但也重新建立起合作、關係、連結。我們都是想讓社會變得更好,我們何不「一起」讓世界變得更好呢?

(陳佳卉,國立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
「有一天,有個農夫在打掃馬廄時,發現他的懷錶不見了,他幾乎把馬廄都翻遍了卻一無所獲,當他氣餒地走出馬廄時,發現外面正有一群孩童在玩耍。於是他說:『假如你們之中有誰能在馬廄找到懷錶,便能得到五毛錢』於是孩童們一窩蜂地跑進馬廄裡,但卻沒有人能找到農夫的懷錶,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孩童舉手對對農夫說:『我可以再進去找一次嗎?』雖然農夫認為單憑這個孩子不可能找到懷錶,但他還是答應了他,過了一會的功夫,當那孩童走出馬廄時,他手裡拿的正是農夫遺失的懷錶,農夫很驚訝地問他是怎麼辦到的?

那個小孩回答:『我進去之後什麼都不做,就只是靜靜地坐在地上,慢慢地,我聽到了滴答滴答的聲音,循著聲音,我找到了懷錶』」

結束了五天四夜的永續旅行,隔天周三一大早,我在郭瑞祥教授開設的創意與價值創新課程聽到了這個故事,若要說這次的旅行有什麼遺憾,就是我沒能在出發之前先聽到這個故事,匆忙地收拾好行李上路,以為能在這趟旅行中找到對於社會企業、永續、影響力的答案,沒想到卻帶著更多更多的未解及困惑回家。

我想五天的時間還是太短了,快到我還來不及記清一路上的風景;快到我沒辦法好好晒一晒墾丁的太陽,擺脫台北濕冷的霉;沒辦法享受七星潭的大海,鹽味縈繞在鼻尖的滋味;沒辦法在花蓮的練習曲書店選一本書坐下來閱讀,感受在鄉野間和文字相遇的美好;沒辦法有更多的時間飽覽朝陽社區浪去潮來、煙嵐雲岫的美景。這些風景成為我腦袋中的浮光掠影,驀然回首,烙印最深的卻是旅途中遇到的人,這些為了台灣這塊土地,為了地球永續下去,努力奮鬥的人,他們用溫柔卻又堅定的姿態嘗試改變這個社會,在他們的眼眸中有閃閃發亮的宇宙,一個相信社會及地球能永續下去的新世界。

 台灣潛水,共創屬於台灣的海洋文化

台灣潛水是亞洲第一家B型企業潛水教育中心,在環境上,台灣潛水參與1% For The Planet組織,每年捐出潛水旅遊營業額的 1% 作為地球稅;在員工照顧上,台潛提供完整的潛水訓練服務,協助潛水教練的職涯發展,希望讓潛水業更加年輕化。為什麼台灣潛水的創辦人陳琦恩,會願意為產業及環境做出那麼多的貢獻?有一個朋友曾經問了他一個問題:「你小孩才一歲,你知道台灣十年後的環境會越來越差嗎?」能夠潛水的最小年齡為十歲,這讓陳琦恩開始思考,如果在孩子十歲後開始潛水,台灣的海洋卻是充滿垃圾、美麗的海底美景已被全然破壞,這會是他想要的未來嗎?因此他透過種種的努力,希望喚起大眾對於保護環境、愛護海洋的意識。

「思鄉的時候,我總是會想到海,想到這裡也曾是鯨魚的海,如果我們努力守護著湛藍,總有一天你會願意回來吧!」

大大的鯨魚和這段文字繪製在台灣潛水渡假村餐廳的牆壁上,像是在提醒所有來到這裡的旅人和教練們台灣潛水最核心的信仰,在四面環海的台灣,我們沒有海洋文化,反倒擁有豐富的海鮮文化,我們吃魚,但我們不懂魚;我們利用海洋資源,但我們對海沒有敬畏。每當看到海灘上滿滿的垃圾,我總會想到小時候我吃完零食,總會偷偷把垃圾丟在沙發底下,天真的我以為丟到角落就不會被看見了,以為垃圾會自己消失,但還是會被媽媽在打掃時翻出來,最終被大罵一頓的故事,人類是不是就像小時候的我一樣呢?畢竟大海深不見底,看不見盡頭,我們肆意的破壞、索取資源,卻以為看不見就是不存在了,卻沒發現對大海的傷害已經深到再多的潮汐也沖刷不掉。十年的光陰足以讓一個小朋友從嬰兒成長到可以開始潛水、探索海洋的年紀;但十年的光陰也足以讓地球的環境被人類破壞的更加體無完膚。

台灣水泥,環保是責任,不是成本

在 1984 年,政府推動水泥產業東移計畫,台泥因而到花蓮和平設廠,至今已過了 20 年,和平水泥廠透過豎井系統(開礦後將礦石導入豎井,可以利用地心引力碎石及運輸礦石),可以有效將低成本,同時也減少運輸、碎石的碳排放;後來台泥也藉由串連和平生態港(讓原料、燃料與水泥產品從海上運輸)及和平電廠(煤灰及脫硫石膏可以轉為水泥原料)來降低整體水泥廠對環境的衝擊。2020年,台泥建立了 DAKA 園區(DAKA為太魯閣語瞭望之意),希望透過開放水泥工廠讓大眾更加了解水泥業、以及帶動和平周圍的觀光發展。

  「環保是責任,不是成本」

在參觀台灣水泥的碳捕獲養藻試驗廠時,這幾個字就大大的張貼在牆上,讓我想到法國攝影師Eric Leleu 的權威和民意的攝影作品,標語是一種精煉、通俗的方式,來反覆表達所要傳達的概念,像是在政府傳達政策時;或者是商業上想要獲取心占率的慣用手法,但在這時候,我卻突然覺得這樣的標語似乎過於簡化,只能傳達一種單一的概念。

結束了水泥廠的參觀,我們到了DAKA 園區,有人問了來自和平村的導覽姐姐雯雯一個問題:「想問你對於台泥在這邊設廠、對於和平村的影響的想法?」雯雯姐姐回答:「我覺得很棒呀,台泥提供了村裡的人很多的工作機會,也讓村裡的婦女可以有一些工作可以做!」她看著我們狐疑的臉,似乎有點著急和無奈。

我才恍然發現,面對那麼複雜及龐大的企業,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辦法看清事物的全貌,在不同位置的人、接收到不同的訊息、影響到不同的層面,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立場去解讀及詮釋,經營企業的人有自己的考量,來自外部的我們對水泥業有不完整的誤解,和平村的村民也有自己的想法,這些種種種種,似乎都不是只是一句標語能夠傳達的,除了最強勢、最有話語權的人的立場,我們要如何才能讓更多利害關係人的聲音被聽見?讓更多元的想法可以保存、延續下去?

在哈維爾的無權力者的權利中有一段關於蔬菜販子的故事:

The manager of a fruit-and-vegetable shop places in his window, among the onions and carrots, the slogan: “Workers of the world, unite!” Why does he do it? What is he trying to communicate to the world? Is he genuinely enthusiastic about the idea of unity among the workers of the world? 

 Verbally, it might be expressed this way: “I, the greengrocer XY, live here and I know what I must do. I behave in the manner expected of me. I can be depended upon and am beyond reproach. I am obedient and therefore I have the right to be left in peace.” 

「我服從,因此我有權生活在和平中。」哈維爾也說到,如果有一天,所有的蔬菜商都拒絕懸掛標語,或許革命就將開始。

P.S. 目前花蓮縣政府與台泥簽約,計畫在和平廠興建一座氣化爐,來處理花蓮的生活廢棄物,已在2020年9月20號通過環評,預計在2年後啟動。但針對燃燒垃圾對當地環境的影響,以及在計畫推動時是否有跟當地人做良好的溝通;廣泛納入當地的意見,似乎還頗有爭議。

洄遊吧,魚是朋友,不是食物

洄遊吧位於花蓮的七星潭,核心理念為推廣食魚教育及永續海洋的理念,提供「洄遊鮮撈」服務,供應太平洋的當季野生、友善漁法的漁穫;「洄遊平台」,利用網路平台提供海洋、食漁相關知識給大眾;以及「洄遊潮體驗」,透過優質的體驗教育讓到七星潭的遊客更加了解當地的定置漁網以及正確食漁觀念。

在體驗洄遊吧的課程後,我不僅對食漁的觀念有更多的了解,也讓不喜歡吃魚的我「稍微」對魚有了改觀,也讓我更體認到體驗經濟的重要性,要如何讓一項體驗在接觸顧客時創造附加價值以及深刻的感受,我想也是我們在推廣議題教育時需要考量的關鍵因素。

在服務管理的四要素中,洄遊吧在員工管理方面特別下了許多功夫,透過完整的訓練及嚴密的篩選制度,洄遊吧要確定這些員工能夠有卓越的表現能力,包括對於整個教案的設計、背景知識的了解、臨機應變的能力等等,才能為顧客提供優質的體驗服務。而在資金供應方面,洄遊吧透過經驗豐富的講師,讓同一套教案能夠服務給多元的客群,來擴大客群來源;同時,創辦人紋綺也提到,洄遊吧的運營模式不一定只局限於七星潭這個地方,台灣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其實在很多其他的港口、觀光景點等,都可以複製、發展這樣的商業模式,來擴大長期利益。

但這樣的體驗課程,可能還是比較容易遇到目標客群較狹窄的阻礙,因此我認為洄遊吧也可以考慮提供企業對企業的服務,例如和企業、學校、NGO組織、政府等等合作,透過提供不同類型的教案內容;或者結合「洄遊鮮撈」的服務,洄遊吧高品質的服務可以提供給這些單位更多的價值,也能擴大洄遊吧的顧客群及收益來源。

結語

在實行環保這個理念時,也許有許多人也受過這樣的質疑,買了環保筷,有些標榜環保的餐具,對環境帶來衝擊卻比免洗餐具更大;用了環保筷,也需要使用更多的水資源來清洗,衝突的理念每每只留給我更大的疑惑,就像這趟旅行中看了那麼多的永續企業案例、以及和企業內部的人交流之後,每個團體有著不一樣的核心價值,這些價值或許相輔相成、或許互不相容,而在團體之中的人,在不同的位置上也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對於社會來說,強勢的、有權力的立場總是比較廣為人知及受到關注,弱勢而邊緣的聲音會被埋沒,面對到這麼複雜的結構,社會、環境、我個人,未來的方向到底在哪裡呢?

我就這樣帶著滿滿的疑惑踏上回家的旅程,在隔天一大早,聽到了郭瑞祥教授分享的農夫的故事,我才赫然發現,這趟旅程遇到的人,社頂部落的導覽員、台灣潛水的教練們、豆芳華做豆腐的豆腐哥、洄遊吧的黃紋綺創辦人、流流社風味餐廳的原住民老闆、練習曲書店的胡文偉教練、台灣水泥的員工們、茶籽堂的經理Angela、農業規劃師博宇、好糧食堂的葉品妤老闆,他們為什麼會願意將自己的生命投入在不同領域,影響社會及環境,做出好的改變?

也許是經過在各個領域中深入及長期的研究、以及人生道路上的歷練、還有對社會以及環境的使命,這些一路上的風景成為指引他們的方向,他們專注聆聽內心的聲音,充滿著熱忱及信念,才能用溫暖恆常的光,來照亮這一個世界。

(陳紀曲,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
大學四年級,在這課業與兼職來回交錯的日子裡,這趟B型企業巡禮之旅,除了給我喘息的機會,也著實開闊了我對工作的想像。經濟學上對工作最基本的假設,是勞工用勞動換取薪資,與休閒是互斥的。除了賺錢之外,工作還能有什麼其他價值?近年越來越多討論的B型企業、社會企業等,都是人們希冀在營利之外,追求更多影響力;又或者是反過來,在解決社會問題的同時,以營利的手段追求永續經營。這些企業在實務上如何將社會影響力融入於主要商業模式中,而非只是CSR報告書上的公益行動,是本趟旅程中我最主要的觀察方向。

永續飲食:洄遊吧的食魚教育與豆芳華的大豆復興

日常飲食消費是和消費者最貼近的議題,洄遊吧用體驗教育來傳達,在豆芳華則是從料理中品嘗在地美味。兩者有相似的理念:選擇更友善環境的在地產品;更在體驗與品嘗中傳達明確的CTA,鼓勵消費者直接選購,不僅直接回扣到商業模式中,也讓影響力更長期且深入的消費者生活中被落實。

花蓮七星潭旁的洄遊吧隱身在遊客中心二樓,除了做教育體驗,也販售使用友善魚法捕撈的海鮮。講師從七星潭常見的魚種談起,介紹不同捕撈方式與對生態的影響、魚種辨識以及如何永續的吃海鮮,不時穿插精美牌卡與互動遊戲,最後享用鬼頭刀更是讓人身心都滿足。洄遊吧的課程體驗在我的經驗中大致是數一數二好的,內容精實且活潑有趣,若有機會更想參與漁村導覽觀察當地漁民和海洋的互動關係。

位於池上的豆芳華則透過一席製作精巧的蔬食料理,讓我們細細品味台東的風土,也反省了平時有多麼不了解吃下的食物來自哪裡。豆腐哥堅持使用自然農法種植台灣大豆,每日製作新鮮的豆腐與豆花,和旅人邊吃邊聊天。食用在地原料不僅降低食物運送的碳足跡,更蘊含了飽含風土、料理技藝的文化意義。在稻米過剩、雜糧卻生產不足的台灣,提高雜糧種植面積與本土品種的消費習慣,也是面對糧食安全重要的一環。

取之於此、用之於此:台灣潛水與茶籽堂朝陽社區

以下兩個企業則從供應鏈下手:海洋作為台灣潛水提供服務的場域,台灣潛水也在服務體驗中盡可能維持海洋的生態與美麗;茶籽堂則和原料產地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確保了生產與供應的穩定。

浮潛、潛水等親水體驗,是我們最容易認識與親近海洋的方式。台灣潛水試圖讓體驗過程,對海洋的侵害降到最低:不擦防曬乳,鼓勵物理性防曬、不用餵食的方式吸引魚群以免改變生物習性、課程融入海洋與珊瑚保育、定期淨灘、提供環保餐具等,並每年捐款1%的銷售額給環境保護組織。兩天一夜的停留裡,能真切感受到教練們對海洋的熱情與愛惜。舒適的新館與高師生比也是舒適體驗的重要因素,即使在淡季顧客仍絡繹不絕。「影響同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做得比他們還好。」面對已日漸失去色彩的美麗珊瑚,期待更多同業能在帶著消費者親近海洋的同時,也向台灣潛水一樣,為生態復育做出更多行動與改變。

茶籽堂在南澳朝陽社區,進行了從苦茶樹復育開始的地方創生計畫。從二代接班人小木在五年前走入社區時,就已和此地許下了百年的承諾:不僅和當地農民契作苦茶樹,更重新建立地方品牌,深耕地方文化教育,讓年輕人留下來。今年第一批苦茶籽剛採收,已獲得「朝陽一哥」稱號的駐村農業規劃師帶著我們走進農田和巷尾街頭,說著和居民互動的經驗與生活。我想,很少有企業走入地方,不只是提供就業機會、捐錢蓋學校,還願意派駐人員並設置據點,並讓在地的居民參與在所有計畫的討論中。

產業轉型:台灣水泥DAKA園區

最後一種模式,則是透過技術革新,降低原有生產模式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並納入循環經濟的精神,將原本的廢棄物發揮更多價值。

台灣水泥做為傳統上認為高汙染高碳排的產業,在和平廠區做了許多改善措施,希望改變大眾對水泥業的印象與認知。和平廠區包含礦場、發電廠與工業港。礦場開採時採用維護地景的平台式礦場,並利用豎井系統縮短礦石運輸的距離。發電廠的副產物可做為部分水泥原料,而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則可透過探捕捉技術拿來飼養藻類,用作生質燃料再度回歸到生產中。和平廠區許多員工也來自鄰近的和平部落,雖然最初從有過抗爭,不過就當天訪談的結果,在台泥工作已成為當地居民不可或缺的工作機會與經濟來源。我想最驚喜的是,當天參與會談的多位台泥員工,都對如此的轉型抱持著支持的積極態度。「我們想讓大家知道,水泥業也可以不只是大家想像中的那個樣子。我以穿著台泥制服為傲。」

結論:企業生態正在改變,期待影響力能擴及更多同業

如同上段提到的台泥員工,我在這些組織中遇到的,都相信著自己正做著一份對社會、對環境更好的事。雖然仔細探究這些改變的背後,都仍然有一些現實的因素存在,例如台泥的豎井系統降低了運輸過程的危險性和碳排,但降得更多的其實是金錢成本,更不提在山裡鑿一口井對於山體結構的影響;但這也證明了營利和環境、社會影響力不總是相斥,而能夠相輔相成、創造雙贏的局面。期待這些企業的付出與負責任能影響更多同業,一起加入影響力企業的行列。

影響力大禮包

除了豐富的參訪行程外,同時希望學生們認識到每個人在每天的消費中也可以支持有對世界好的企業,特別準備B型企業產品大禮包,鼓勵影響力消費!

特別感謝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繭裹子、台灣潛水、講茶、艾瑪絲、茶籽堂提供禮品。

延伸閱讀

台灣潛水

洄遊吧

台灣水泥和平港電廠/DAKA園區

茶籽堂-朝陽社區